作者:司馬平邦
其實《西游記》的故事原本就是唐僧的故事,但是很久以來,人們更認同它是孫悟空的故事,然而真正的悟空不過是永遠走在唐僧身邊,替他降妖伏魔的那個大弟子,但現(xiàn)在,看起來人們愛孫悟空遠勝過愛唐僧。
尤其在一些民間曲藝里,唐僧甚至幾乎被扭曲為一個近似于反面人物的不男不女的白臉和尚,我記得當年看一個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戲曲電影,看完后,小小年紀的我甚至最后恨唐僧恨得牙根癢癢,恨不得自己代替悟空一棒打死這個呆頭呆腦的唐僧,讓孫悟空帶著沙和尚和豬八戒一起去西天取經。
這種西游記故事在民間的流傳,其實多多少少帶著庸俗或世儈價值觀的影響,這些作品加工出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從底層老百姓那里換來喝彩的,而不是為了用這個故事教化人間萬眾說,踏平坎坷成大道,歷盡艱辛方成佛;老百姓又有幾個真信佛的,即使是信佛,他們也是為了升官發(fā)材娶媳婦,誰會理會佛法到底是什么東東?
周星馳于4年前推出的那部《西游降魔篇》,突然放下孫悟空,而直接將唐僧(陳玄奘)扶上第一主角的寶座,也許有他想擺脫劉鎮(zhèn)偉和《大話西游》自立一派的原因,但更多的,我看還是他和他的團隊對這個故事的原始文本進行了更通透的思考,抓住了唐僧這個實際的第一主角,而且,你發(fā)現(xiàn)沒有,自此之后,我們從周星馳電影里所看到的西游故事幾乎全是新的,就像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大陸。
現(xiàn)在正在全國上映的這部《西游伏妖篇》,接上部《降魔篇》,寫唐僧拿著一本破破爛爛的《兒歌三百首》,在驅魔人段小姐的幫助下,分別收服了沙悟凈、豬悟能和孫悟空之后,繼續(xù)一路向西,目的是到天竺取得大日如來真經,過程中還要兼職做驅魔法事,賺取一路的盤纏。
但整個取經團隊現(xiàn)在已經煥然一新,由吳亦凡飾演唐僧,由林更新飾演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也分別有了新人選,但這兩個故事的脈絡卻仍然緊緊相連,偶爾中間還會有些對前傳的閃回,而且導演也從周星馳換成了徐克----這種系列電影的操作方式,莫說在中國電影史上,就是在世界電影史上都不多見,我想,要是換了任何導演都不會冒這個險的,但周星馳確實就敢這么玩,而且還能越玩越好,似乎中國電影里天然就給他留了一塊自留地,沒有人可以擠占歸于他的半寸空間。
換成由吳亦凡和林更新飾演唐僧和孫悟空之后,這部電影的故事和審美也做了傾向性的調整,有了那么一點點的“偶像包袱”,整個故事通篇都變成了唐僧與大徒弟孫悟空一邊在情節(jié)上斗智斗法,一邊在精神上漸漸暗通款曲的路子。
前傳《降魔篇》里孫悟空毀掉了唐僧戀人段小姐的真身,從此在師徒心里都留著一個深刻的芥蒂,這其實是孫悟空魔性未消的另一種象征,此《西游伏妖篇》里,孫悟空身上暗伏的魔性會時時流露----甚至他自己就一直處于佛性與魔性的折磨掙扎中,而師徒四人一路西行所遭遇到的一切危難就都成了唐三藏度化大徒弟的一個個機會,于是,吳亦凡飾演的唐三藏一會兒是以理服人,一會兒又是以情動人,因為他比誰都明白,若不能真正收服孫悟空,自己西天取經的計劃早晚是要泡湯的。
九宮真人(姚晨飾)是他們此回遇到的一個真正大妖精,潛伏在西方某國當上了白衣白袍的大國師,乍一看還以為是《指環(huán)王》里的甘道夫轉世,看過全片之后才知道,原來這中年美妞的惡毒不亞于甘道夫的師兄薩魯曼。
相對而言,我還是更喜歡王麗坤飾演的蜘蛛精(據說叫戚秦氏),絕對的美艷不可方物,證明周星馳和徐克選人很有眼光,遺憾的是她帶領的一眾美女姐妹出場的時間過短,而且個個都死相難看,甚至到了令男觀眾暗暗傷心的程度,這倒合乎周星馳一貫的風格,幽默,卻從來又不缺殘忍。
我相信,電影后半段吳亦凡(唐僧)是林允(小善)的那段刻骨銘心的短暫戀愛一定給人留下非常深刻印象,雖然早就心懷“大愛”立志獻身佛法取回真經的唐三藏,從見到舞妃小善第一刻起就了然了這個女孩與自己肯定不能一路相伴,但仍然受著內心隱隱留存的那一點點“小愛”的驅使,坦然接受了這突出其來的一段感情,說實話,電影演到這里我覺得讓吳亦凡飾演唐僧才是再合適不過的,在個人感情上這應該是史上最純情的唐僧,他需要一邊帶著3個徒弟一路跟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演出一部鬼畜劇,另一邊還要跟小善一起演出一部偶像劇。
我看網上已經對本部《西游伏妖篇》做出了種種令人目不睱接的解讀,有的甚至高深莫測到不知所云,但以我對周星馳電影的理解,看他的電影你只須在哈哈大笑之間認清楚那個“情”字的來龍去脈就夠了,在那個半人半妖的世界里,唐僧一邊幫著別人驅魔伏妖,一邊也幫著孫悟空驅走未了的心魔,更是一邊替自己放下心中不忍放下的一切,才能達到靈魂的通透。
看完電影,吳亦凡那顆閃著佛光的圓圓的腦袋一定還會留在許多人的記憶里久久不去,我想,這正是周星馳和徐克要獲得的效果。
責任編輯: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