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秋坪
未成年人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甚至背著家長偷偷在游戲里充值,等到家長發(fā)現的時候,錢早已落入游戲公司的賬戶。那么,未成年人在游戲里充值,家長能追回嗎?
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人民法院發(fā)布的一起案例顯示,9歲的小星使用奶奶孫某的手機,為游戲充值2.9萬余元。后經法院調解,孫某與游戲公司達成和解,約定游戲運營商在收到調解書之日起30日內退還游戲充值款2萬余元。
案情回顧
2023年1月22日,9歲的小星拿到了奶奶孫某的手機,并下載了某游戲軟件,在玩游戲過程中小星多次點擊“鉆石充值”框,由于孫某的手機微信綁定了社???,而該游戲的充值項目無需人臉識別或輸入密碼,只需依照要求發(fā)送驗證碼就能從社??ㄖ兄Ц冻渲悼?。2023年1月至3月,小星使用奶奶孫某的手機,共計18次為游戲充值,累計充值花費2.9萬余元。
2023年3月初,孫某發(fā)現自己社??ㄖ械腻X款不翼而飛,并前往銀行查詢錢款去向,經過銀行查詢,發(fā)現所有錢款流向某游戲公司。于是,3月12日,孫某前往派出所報警,經民警調查核實,系小星在玩游戲時點擊“鉆石充值”時造成的。
孫某及其家人聯系游戲公司客服人員反映未成年人充值問題,要求全額退款,但遭到拒絕,遂向法院提起訴訟。孫某主張小星的巨額游戲充值行為與其年齡、理解能力不相適應,游戲公司在游戲充值扣款時驗證門檻設置過低,導致小星能夠在未經得監(jiān)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付費成功,訴請確認孫子小星的消費行為無效,要求游戲公司退還全部充值款。
游戲公司答辯稱:雖然案件發(fā)生時小星已滿8周歲未滿18周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游戲充值時間跨度有三個月,小星的監(jiān)護人存在監(jiān)管責任不到位的情況,需承擔相應責任,且所有充值金額已全部被消費完畢,造成了游戲公司的損失。
經由法院調解并向雙方釋明法理,孫某與游戲公司達成和解,約定游戲運營商在收到調解書之日起30日內退還游戲充值款2萬余元。
以案說法
本案系未成年人為游戲巨額充值引發(fā)的糾紛,一定程度上透視出家長對未成年人監(jiān)護缺乏引導、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同時暴露出網絡游戲賬號實名注冊制度和游戲平臺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
法官提醒,作為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家長應當履行好監(jiān)護職責,加強風險防范意識,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銀行卡密碼,防止孩子用來綁定進行大額支付。游戲平臺應當嚴格落實法律法規(guī),完善主體責任,承擔更高的注意義務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互聯網和理性消費。(綜合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人民法院等整理)
責任編輯:李杰